불교공부-기본용어
계율 중 계 본문
[ 요약 ]
○
계율 - 계
율-은 별도로 살핀다.
/// 참고자료 ///
계
계
[Kor]계[Chn]戒[Pali]sīla[San]śila[Tib]tshul khrims[Eng]the precepts[syn]동}시라(尸羅) * 시달라(尸怛羅) * 청량(淸凉) * 성선(性善).
[mean][1]본래 ‘마음이 착한 습관성’을 말하며, 좋은 습관을 익히는 것은 선계(善戒), 나쁜 습관을 익히는 것은 악계(惡戒)라고 구분한다.
일반적으로는 청정하다는 뜻으로서 정계(淨戒) 또는 선계에 한하여 사용한다.
[mean][2]율 가운데 제정되어 있는 각각의 조목. 범하지 않도록 금제(禁制)된 것.
From Unheo_Dongguk_univ_Buddhism_v24
계
●계 ◀戒▶
【범】śīla 【팔】sīla 3학(學)의 하나. 6도(度)의 하나. 3장(藏) 중 율장에서 말한 것.
불교 도덕의 총칭.
범어 시라(尸羅, śīla)는 금제(禁制)의 뜻으로,
소극적으로는 방비(防非)ㆍ지악(止惡)의 힘,
적극적으로는 만선(萬善) 발생의 근본이라 하여,
흔히 그 작용에 따라 해석.
또 계는 율장에서 말한 것이므로 비나야(毘奈耶)와 같이 생각되지만,
율은 경장(經藏)에 대한 일부의 총칭이고,
시라(尸羅)는 비나야 중에서 하나하나 계와 율장 이외에 여기 저기에서 말한 것으로, 둘 사이에 구별이 있다.
보통으로 계는 계법(戒法)ㆍ계체(戒體)ㆍ계행(戒行)ㆍ계상(戒相)의 네 항목으로 설명.
계법은 부처님이 제정한 법,
계체는 계를 일러 주는 작법에 의하여 마음에 받아들인 법체로서 방비(防非)ㆍ지악(止惡)하는 작용이 있는 것을 말하고,
계행은 이 계체를 낱낱이 행동에 나타내는 것,
계상은 그 행에 따른 여러 가지 차별상(差別相)을 말한다.
종류에는 대승계ㆍ소승계의 구별이 있다.
대승계는
3귀계(歸戒)ㆍ3취정계(聚淨戒)ㆍ10중금계(重禁戒)ㆍ48경계(輕戒) 등이고,
소승계는
5계ㆍ8계ㆍ10계 등의 재가계(在家戒)와,
비구의 250계,
비구니의 348계,
사미계, 사미니계 등을 말함.
⇒계사별계사별(戒四別)((운허_동국역경원사전))
계
●계 ◀戒▶
10신(信)의 제9위(位).
계로써 마음을 편히 머물게 하는 자리를 말함.((운허_동국역경원사전))
From e4u English Dictionary
계
[규정] a command; an admonition; an injunction;
[계율] (Buddhist) commandments; religious precepts; discipline.
~를 지키다
observe the commandments;
practice the precepts
~를 어기다
violate the commandments [precepts].
From Korean Dic
계
계ː(戒·誡)[계/게][명사]
1.죄악을 범하지 못하게 하는 규정.
2.불교에서, 불문에 귀의한 사람이 지켜야 할 모든 행동 규범을 이르는 말.
삼학(三學)의 하나임.
3.한문 문체의 한 가지. 훈계를 목적으로 하는 글.
From Kor-Eng Dictionary
계
계 [戒·誡] [훈계] admonition; remonstrance; (불교 등의) a (Buddhist) commandment.ㆍ ~를 지키다[어기다] observe[break] the Buddhist commandments.ㆍ 모세의 십~ the Ten Commandments.계 [計]1
From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edited
계
【戒】防非 止惡的意思, 不但惡事不可做, 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 又名淸涼, 因人能止惡行善, 則必心安理得, 俯仰無愧, 故心無熱惱而得淸涼. →2417
From fk-ks-v10
계
【戒】 p2896-上≫
梵語 śīla, 巴利語 sīla. 音譯 尸羅. 意指 行爲․習慣․性格․道德․虔敬. 爲 三學之一, 六波羅蜜之一, 十波羅蜜之一.
廣義而言,
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爲戒, 如好習慣稱 善戒(又作 善律儀), 壞習慣稱 惡戒(又作惡律儀),
然一般限指淨戒(具有淸淨意義之戒)․善戒, 特指爲 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 有 防非止惡之功用.
xxxxxx據 菩提資糧論 卷一所載, 尸羅共有習近․本性․淸涼․安穩․安靜․寂滅․端嚴․淨潔․頭首․讚歎等十義.
其中, 自「淸涼」 以下爲淨戒之再轉釋.
戒爲 實踐佛道之基礎, 故 與 定 學․慧學共稱三學.
又爲 五分法身之一, 稱戒身․戒品․戒蘊(身․品․蘊三者係表示複數).
同時, 大乘佛敎擧之爲 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 而稱爲 戒波羅蜜(又作 持戒波羅蜜).
戒, 原係佛陀住世時, 擧外道所作之非行來敎誡佛敎徒者.
適用於出家․在家二衆, 竝非如 律之隨犯隨制, 故於犯戒時 不伴以處罰之規定, 而是由自發之努力爲其特徵.
據此, 則戒與律本應有所區分, 但後人往往將此二者混用.
一般謂 戒爲 三藏中之律藏所說者, 以戒爲律之一部分, 而以律爲詮說戒之典籍.
小乘佛敎應在家․出家․男女之別, 制定 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略稱爲 五八十具).
凡此, 大乘佛敎指爲 聲聞戒(又作 小乘戒), 而另制菩薩戒(又作 大乘戒), 合稱爲二戒.
又於佛陀所制定之戒, 其本質若爲罪惡者(卽性罪), 稱爲 性戒 ;
反之, 若本質非罪惡, 然易令世人 誹謗, 或 誘發其他之性罪, 而特別制定者, 稱爲 遮戒.
合之亦稱 二戒.
犯遮戒之罪惡, 亦稱 遮罪.
例如 殺生戒․偸盜戒等, 屬於 性戒,
飮酒戒多歸於 遮戒.
此二戒 又 有 如下異名 :
(一)性戒, 又稱 舊戒․主戒․性重戒.
(二)遮戒, 又稱新戒․客戒․息世譏嫌戒․離惡戒․離戒.
其中, 性重戒 爲性戒中罪特別重者, 殺生․偸盜․邪淫․妄語 等卽所謂 四重禁戒.
息世譏嫌戒簡稱 譏嫌戒, 屬佛制之輕罪戒, 旨在制止世間之誹謗, 一般汎指四重禁戒以外之戒.
戒有四別.
四分律 刪繁補闕行事鈔 卷中 一 載,
四別爲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 爲 佛陀 所制戒 之 法則,
戒體 爲 戒之體性, 卽 有防非止惡作用 之 無表,
戒行 指 持戒(實踐),
戒相 意謂 持戒 之 相貌.
戒體 係由 受戒之 儀式作法(卽 羯磨)所得之 律儀, 以其不可見, 故稱 無表.
律儀, 梵語 爲 saṃvara, 音譯 三婆囉, 意譯 亦作 等護․ 擁護․ 防護․ 護․
禁戒, 卽 所謂 遮止惡戒, 具有 防止 身․口․意三惡, 保護 六根 之 作用.
以其 律法儀 則 能 産生 防非止惡之 作用, 故 意譯 爲 律儀.
是故, 俱舍論卷 十四 載,
律儀 防止 身․口․意之 惡者,
分別稱爲 身律儀․ 語律儀․ 意律儀 (以上總稱 遍律儀) ; 保護六根者, 稱 根律儀.
其中, 前二者以 無表爲體, 後二者以 正念․正知 爲自性.
但 無表不限於律儀.
一切有部認爲,
一般表現 於 身․語上 勢力强烈 之 善․惡行爲(卽 身表業․ 語表業), 或 由定所産生 防止造作善․惡 之作用,
由此 形成 一種 後天之性格, 此卽 無表.
無表屬於 色法(物質)之一種, 故稱 無表色.
此無表有 三種, 其由立誓 決意 實行善․惡者, 稱爲 律儀無表(善心之情形) 或 不律儀無表(惡心之情形) ;
若隨緣應時而 生起善惡心, 稱爲 處中無表(又作 非律儀 非不律儀無表),
其中 律儀無表 卽 所謂 戒體之無表.
成實論 以無表 屬 非色非心之法,
南山律宗卽採此說.
大乘 唯識宗 則 主張戒體爲 思心所 之 種子 熏習 阿賴耶識 所致 ;
天台宗 以其 爲 假色,
而對 戒體(無表)賦與種種說明.
此外,
小乘佛敎 主張 戒體 無相續, 但 大乘佛敎 主張 一度得戒卽 永久不失.
一切有部 類別 律儀無表(卽 戒體)爲 三種律儀․ 四種律儀.
(一) 別解脫 律儀, 又作 別解脫戒․ 別解律儀․ 波羅提木叉律儀․ 律儀戒․ 欲纏戒 (意指 繫屬 欲界之戒). 乃得 自受戒作法時. 復分爲八 :
(1) 苾芻 律儀, (2) 苾芻尼 律儀, (3) 正學 律儀, (4) 勤策 律儀, (5) 勤策女 律儀, (6) 近事男 律儀, (7) 近事女 律儀, (8) 近住 律儀.
其中, 前二項 屬 具足戒之體, 第三項屬 六法戒之體, 第四․五項 屬 十戒之體, 第六․七項 屬 五戒之體, 第八項則爲 八齋戒 之體.
(二) 靜慮 律儀, 又作 靜慮生律儀․ 定共戒․ 色纏戒(意指繫屬色界之戒). 乃得自入靜慮(禪)之時. 蓋 禪定之中, 自然離過絶 非, 亦 自然契入法爾 律儀, 故 能防止 欲界 不善之過失.
又 靜慮律儀 卽 所謂 隨心轉戒, 於入定時 與心同起, 於出定時 與其無表同時俱滅, 與有漏定共生共滅, 故又稱 定共戒.
(三) 無漏 律儀, 又作 道生律儀․ 道共戒.
以上 別解脫律儀․ 靜慮律儀 爲 有漏戒, 無漏律儀 則屬 斷盡 煩惱之 無漏戒, 係 見道以上之 聖者所得者, 亦卽入於 無漏定中 所獲得之律儀 ;
於此間自然遠離過惡, 契於律儀.
無漏律儀 亦爲 隨心轉戒, 與 無漏道 共生共滅, 故又稱 道共戒.
反之, 別解脫律儀 不論心之狀態如何, 僅須無捨戒等緣, 戒卽 可 永遠相續, 故稱 不隨心轉戒.
以上爲 三種律儀.
(四) 斷 律儀, 又作 斷戒. 卽與 未至定 之 九 無間道 俱生 之 靜慮律儀 及 無漏律儀,
能永斷欲纏之 惡戒與煩惱, 故稱 斷律儀.
以上四者, 合稱爲 四種律儀(又作 四戒).
此外, 瑜伽師地論 卷五 十三列擧 八種律儀 :
能起․攝受․防護․還引․下品․中品․上品․淸淨.
前七種指 受戒 (別解脫律儀)時內心決意之狀態, 由其差異所分之層次 ;
後一種則 屬 靜慮律儀․ 無漏律儀.
行十善之十善戒(又作 十善法戒․十善性戒․十根本戒)中, 除與心意有關之三種, 前七種稱爲 七善律儀 ;
同此, 行十惡之前 七種稱爲 七不善律儀.
此外, 不律儀(又作 惡律儀․惡戒) 又 依職業之分類(如 屠殺․狩獵․獄吏等)而有不同, 在 北本涅槃經卷 二十九 有 十六惡律儀 ;
在 大方便佛報恩經 卷六中 則說 十二惡律儀.
別解脫律儀之內容 如下 :
(一)五戒.
此爲 優婆塞(在家之男信徒)․優婆夷(在家之女信徒) 所守,
故又稱 優婆塞戒(卽 近事男 律儀)․優婆夷戒(卽 近事女律儀).
五戒卽 :
(1)不殺生戒, (2)不偸盜戒, (3)不邪淫戒, (4)不妄語戒, (5)不飮酒戒.
印度其他宗敎亦有 類似之五戒, 如 摩奴法典 擧 不殺生․不妄語․不偸盜․梵行(不淫)․ 不貪瞋 五者,
耆那敎 則說 不殺生․不妄語․不偸盜․不邪淫․ 離欲 等五戒.
(二) 八齋戒. 爲 優婆塞․優婆夷 於 一日一夜中 學習 出家所守之戒.
受持者 稱 鄔波婆沙(梵 upavāsa, 意譯 作 近住․ 善宿).
八齋戒 又作 八支齋․八關齋戒․八戒齋․佛法齋․八分戒․八戒․齋戒․ 一日戒․ 近住戒․ 近住律儀.
此爲六齋日 所持之戒, 除五戒(其中 不邪淫戒在 此爲 不淫戒)外, 尙有
離 眠坐 高廣嚴麗床座(卽 不坐高座․不臥好床)․
離 塗飾香鬘 (卽 身不塗香油 或 裝飾)
離 歌舞觀聽(卽 不觀戱聽歌)․
離 非時食 戒(卽過午 不食) 等 三戒.
六齋日 沐浴 斷食之習慣,
自古 卽爲 印度其他宗敎 所行,
佛敎沿用之.
此八戒 以非時食戒爲中心.
(三) 十戒.
此爲 沙彌(未滿二十歲之男出家衆)․沙彌尼(未滿二十歲之女出家衆) 所守之戒, 分別稱爲 沙彌戒(又作 勤策律儀)․ 沙彌尼戒(又作 勤策女律儀).
內容如下 :
(1)不殺生, (2)不偸盜, (3)不淫, (4)不妄語, (5)不飮酒,
(6)不塗飾香鬘, (7)不歌舞觀聽, (8)不坐臥 高廣大床, (9) 不非時食, (10) 不蓄 金銀寶.
(四) 六法戒, 略稱 六法. 係 沙彌尼 於 受具足戒 之前 二年間 所守之戒, 卽所謂 式叉摩那 (意譯 學法女․ 學戒女․ 正學女)所學之 六法.
據四分律卷二十七載, 其內容爲 :
(1) 染心相觸戒, 卽不 以愛欲之心 觸男子之身.
(2) 盜人四錢戒, 卽不 盜四錢以下. 盜四錢以下爲缺戒, 可重新受戒, 若 盜五錢以上, 則 應黙擯之.
(3) 斷 畜生命戒, 卽不斷畜生之命.
(4) 小妄語戒.
(5) 非時食戒.
(6) 飮酒戒.
十誦律 則列擧 淫欲․偸奪․殺生․妄語․摩觸男子裸身․ 捉男子之手與衣而共語等六種.
有部律則 列擧 不獨行等六法, 與不取錢等六隨法 ;
摩訶僧祇律 則 說十八事, 然竝未列擧 上記六法.
(五)具足戒, 又稱 具戒․進具戒․近圓戒․大戒.
此乃 比丘․比丘尼 所守之戒, 分別稱爲 比丘戒(卽作 苾芻律儀)․比丘尼戒(卽作 苾芻尼律儀),
係守出家敎團所定之一切戒條.
戒條之數目․內容, 男女各異.
具足戒, 梵語爲 upasaṃpanna 或 upasaṃpadā
此語原意指 親近 世尊之足下(座下) 或 參加敎團, 但一般譯作 具足․進具․近圓, 而 解釋爲 「近涅槃」 .
其後更演變爲指 受比丘戒․比丘尼戒, 意爲 完全圓滿戒.
此乃 相對於五戒․十戒等不完全戒而言, 至此, 具足二字之意義已有明顯變化.
據四分律載, 比丘之 具足戒 共 二五○戒, 比丘尼共 三四八戒 (除 七滅諍戒, 則共爲 三四一戒, 但一般皆擧 槪數, 稱 五百戒), 且有 五篇․七聚之分.
歸依佛․法․僧三寶, 係參加佛敎敎團之 第一條件, 故 三歸依(又作 三歸․三自歸)特稱爲 三歸戒.
此戒爲 大․小乘所重視.
惟大乘戒之特色在於「知 罪不可得, 名爲 持戒」 (維摩經),
係由空之立場 理解戒之精神. 戒可作 二種解釋,
卽 消極之防惡(止持戒)與 積極之行善(作持戒).
擧例言之, 過去 七佛通戒偈中,
所謂「諸惡莫作」 卽 止持戒, 「衆善奉行」 卽 作持戒.
依廣律所言, 五篇․七聚均屬 止持戒, 犍度分 則 屬 作持戒.
此外,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擧有
三聚淨戒(又作 三聚戒․三聚淸淨戒), 可作爲 大乘菩薩戒之代表. 卽 :
(一)攝律儀戒, 又作 律儀戒. 指遵守佛制, 防止過惡.
(二)攝善法戒, 指 進而行善.
(三)攝衆生戒, 又作 饒益有情戒. 指 敎化衆生, 使得利益.
其中, 攝律儀戒 與 五八十具 等 小乘聲聞戒 是否 相同, 尙有 異說.
同論 卷四十二 載 菩薩守六種戒, 卽 :
回向戒․ 廣博戒․ 無罪歡喜處戒․ 恆常戒․ 堅固戒․
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一般大乘佛敎稱 菩薩戒 爲 持戒波羅蜜,
卽 有勝於聲聞戒之意, 如 大智度論 卷四 十六中, 說戒波羅蜜 總攝 一切戒法, 而 十善 爲 總相戒, 其他無量戒均爲別相戒.
梵網經(大乘律典)列擧十重禁․四十八輕戒, 共說 五十八戒, 此稱 梵網大戒.
十重禁 又稱 十重禁戒․十重戒․十無盡戒․十重․十重 波羅提木叉․十 波羅夷․十不 可悔戒, 乃 大乘戒之最重罪, 若大乘菩薩犯此, 則構成破門罪․追放罪(卽 波羅夷罪). 十重卽 :
(一)殺戒. (二)盜戒. (三)淫戒. (四)妄語戒. (五)酤酒戒, 卽買賣酒.
(六) 說四衆過 戒, 指說 在家․出家菩薩, 以及比丘․比丘尼之罪過.
(七) 自讚毁他戒.
(八) 慳惜加毁戒, 指 吝惜施給財․法.
(九) 瞋心不受悔戒, 指 不原諒 他人之懺悔.
(十) 謗三寶戒, 指 毁謗佛․法․僧三寶.
此十重禁戒 乃 訓誡 他行 或 自行者.
相對於 十重戒,
四十八輕戒 乃屬 輕垢罪(汚垢淸淨行之輕罪, 相對於 波羅夷罪).
內容包括不敬師友戒․ 飮酒戒․ 食肉戒等 四十八種.
關於 菩薩之 波羅夷罪, 衆說紛紜,
如 優婆塞戒經 卷三 擧出 六波羅夷 <(一)至(六)>․二十八輕戒 ;
菩薩地持經 卷五 擧出 四波羅夷 <(七)至(十)>․ 四十二輕戒 ;
菩薩善戒經 擧出 八波羅夷<(一)至(四)․(七)至(十)>․五十輕戒 ;
菩薩瓔珞本業經 則擧出 十波羅夷<(一)至(十)>, 竝說 八萬威儀戒.
依 天台宗之說, 戒可分 權戒․ 實戒 二種.
法華玄義卷四下 載, 五八十具等小乘戒, 及 瑜伽師地論․菩薩善戒經 等 大乘戒, 均爲 三乘共通之 權戒 (粗戒),
至 如梵網大戒, 則爲 對 界外菩薩 所說之 實戒(妙戒).
此妙戒仍係相對者, 然 法華圓敎「開三會一」 (開說 三乘之權敎 而會歸 一乘之實敎)時, 卻以 一切戒律 皆爲 絶待妙戒.
此外, 摩訶止觀 卷四上 載, 戒有 事戒․理戒 二種.
具有具體 之 形式者, 卽爲 事戒(隨相戒) ;
若能不住戒相而安住於 空․假․中 三觀者, 則爲 理戒(離相戒).
前者能得 天․人․阿修羅等 三趣之果報,
後者必配以三乘及四敎之菩薩.
如是, 我國天台宗說 一切戒乃絶對圓頓之妙戒.
於此, 日本佛敎則有 進一步之解釋.
日僧 最澄 據法華「開顯」 之立場, 以爲 梵網經 之 十重禁 與 四十八輕戒, 係爲 盧舍那佛所說戒, 以利他 爲 根本, 戒體 乃 一得永不失,
戒境爲 無邊法界, 不限於 三千世界, 戒相 爲 三聚淨戒, 其持戒 與 犯戒,
竝無一定之法則, 竝允許通別二授(或二受).
通授(以十戒爲例, 各戒不須分別而授, 可作十戒全體之授受)不限出家與在家, 一律以三聚淨戒之作法總授 ;
依一白三羯磨或三歸法, 個別而授之, 卽所謂別授(個別授戒).
此種戒特名 圓頓戒, 又作 梵網菩薩戒․天台圓敎菩薩戒․菩薩金剛寶戒․一乘戒․一乘圓戒․一心戒․一心金剛戒․大乘圓頓戒․圓頓菩薩戒․圓頓大戒․圓頓無作戒․圓戒․大戒.
法華玄義 卷三 以 北本涅槃經卷 十一中 之 根本業淸淨戒․
前後眷屬餘淸淨戒․非諸惡覺覺淸淨戒․
護持正念念淸淨戒․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等 五支戒,
依次分別配 以四重禁 或 十善戒․
偸蘭遮等以外之四篇․ 定共戒․ 道共戒․ 大乘戒.
又將同經 卷十一 所擧 禁戒․淸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折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
具足成就戒等 十戒, 配以四敎, 稱爲 菩薩護他十戒(又作 十種護持․防護十願).
同時 依據 大智度論 等 立大論十戒 (菩薩所念十戒) :
(一)不缺戒, (二)不破戒, (三)不穿戒, (四)不雜戒, (五)隨道戒, (六)無著戒, (七)智所讚戒, (八)自在戒, (九)隨定戒, (十)具足戒.
眞言宗 說 三昧耶戒(又作 三摩耶戒․三戒),
意謂「平等戒」 . 卽立於 三三平等之理, 說佛與衆生之 身口意三密 絶對平等.
此一眞言 祕密戒係以衆生本具之淸淨菩提心 爲 戒體, 而以法界無量之萬德爲行相.
大日經說 四重禁(又作 四重戒), 卽 :
(一) 不應 捨正法戒,
(二) 不應 捨離 菩提心戒,
(三) 於一切法 不應 慳吝戒,
(四) 勿 於一切衆生 作不饒益行戒.
又 以 不退菩提心․不捨三寶․不謗三寶․不生疑惑․不令退菩提心․不令發二乘心․不輒說深妙大乘․不發邪見․不說我具無上道戒․捨一切無利益事等爲十重戒.
接受戒法, 稱爲 受戒 ;
戒師授豫戒法, 稱爲 授戒 ;
持守戒法, 稱爲 持戒.
授戒 有一定的儀式作法, 稱爲 戒儀.
授戒之際, 以戒和尙(或廣至三師七證) 或 傳戒師(日本天台宗 所傳圓頓戒, 係以釋尊爲 戒和尙, 現前授戒之師 則 稱 傳戒師) 爲 戒師.
受戒有各種形式, 如通受與別受․ 自誓受與從他受․一分受與全分受.
其中, 自誓受(又作 自誓受戒․自誓得戒), 無須三師七證等形式, 唯自己於佛像前誓言受戒 ;
從他受, 則 指由 三師七證等形式 從他而受戒者.
戒體有二, 凡身語經過受戒之儀式行爲(表業),
初受戒時, 稱爲 作戒 或 敎戒.
作戒․敎戒竝無永續性, 但一旦由受戒者之身上發得戒體,
則恒常相續, 能保持戒之作用,
此稱無作戒 或 無敎戒.
作․敎均是「表」 之異譯, 意指身語 之 表業 ;
反之, 無作․無敎意 指 無表業.
若得戒體, 稱爲 得戒(或 發戒),
但 此時所得到之戒體竝不僅限於別解脫律儀之無表, 而係廣義包含所有之無表 ;
若捨離戒體, 稱爲捨戒(或失戒).
於無表之得捨, 俱舍論卷十四․卷十五 有明確之解說,
謂 別解脫律儀 須以三師七證等緣始得戒, 而因下列五緣捨戒 :
(一)意樂(有心犯戒),
(二)死亡,
(三)兼有男女兩性(二形),
(四)斷善根,
(五)踰一晝夜期限(適用於 八關齋戒).
此外, 得具足戒之緣有十, 稱 十種得戒緣 :
(一)自然得, 卽 覺至而得, 如佛․獨覺.
(二)見諦得, 又作 見道得. 卽 入見道而得, 如五比丘.
(三)善來得, 卽與佛善而得, 如 耶舍.
(四)自誓得, 卽信受佛爲大師而得, 如 大迦葉尊者.
(五)論議得, 卽與佛問答而得, 如 蘇陀夷.
(六)受重得, 又作 敬重得. 卽受比丘尼八敬法 而得, 如 摩訶波闍波提.
(七)遣信得, 又作 遣使得. 卽佛爲遣使授具足戒而得, 如 法授尼.
(八)邊五得, 又作 五人得. 卽邊國僧衆不足定數, 可立五人師而得.
(九)羯磨得, 又作 十衆得. 卽 在非邊國, 依規定 由三師七證 之 羯磨作法 而得.
(十)三歸得, 卽 歸依佛․法․僧三寶而得, 如 十六人之賢聖.
復次, 以受五戒․十重禁戒等之多寡, 戒分爲五種,
此稱五分戒,
如受持 三歸及五戒 中之 任一戒, 稱爲 一分戒 ;
受三歸及受持 二戒, 稱爲 少分戒 ;
若受持 二戒而 破一戒, 則稱 無分戒 ;
受持三四戒稱爲 多分戒 ;
受持五戒稱爲 滿分戒.
受 沙彌戒不久者, 稱爲 新戒.
若祈望生於諸天等善處而受戒, 稱 希望戒 ;
恐懼自他之責罰而受戒, 稱 恐怖戒, 又作 怖畏戒 ;
欲七覺支(七菩提分法)莊嚴其心而受戒, 稱爲 順覺支戒 ;
欲離煩惱垢而受戒, 稱爲 無漏淸淨戒.
以上四戒稱爲四種持戒.
一般認爲持戒可生於天․人等善趣, 實則持戒爲六波羅蜜之一, 乃 凡夫趨往涅槃的修道資糧.
又以光․香比喩戒德, 稱爲 戒光․戒香(卽 持戒者之德名將如 香熏遠方, 而傳之久遠).
向受戒者解說戒律, 稱爲 說戒 ;
或亦指在半月一度之 布薩行事中, 由上座比丘 誦 戒之條文,
僧衆有違犯者, 則在衆人面前 懺悔, 由之 而 將布薩引申爲 說戒.
一度受戒者, 若犯戒所制止之罪過, 則稱 破戒(或 犯戒) ;
反之則爲持戒.
據四分律卷四十六載,
犯波羅夷․僧殘․ 偸蘭遮等重罪(戒分), 稱爲 破戒 ;
犯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惡說等 輕罪(威儀分), 則稱 破威儀. 受戒後常犯者, 逐漸減弱其戒體 之 勢力,
但未至完全捨戒, 此一期間, 稱爲 戒羸 ;
反之, 發得戒體 而 受持, 則逐 漸强大其勢力, 稱爲 戒肥.
一般 謂 破戒者 死後 將墮 三惡道.
四分律 卷五十九 亦擧出破戒五過, 卽 ;
(一)自害,
(二)被智者叱,
(三)惡名遍聞,
(四)臨死生悔恨,
(五)死後墮惡趣.
若 對戒律取 邪見而執著, 則稱 戒禁取見(五見之一).
如 牛狗外道之持牛戒․狗戒․鷄狗戒等, 盡屬戒禁取見.
又 雖 未破戒, 但起煩惱而染汚戒, 稱爲 汚戒 ;
若相對於 淨戒 而言, 此 染汚之戒, 亦稱 汚戒.
[增一阿含經卷一․卷三十․卷四十四․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 菩薩善戒經卷四․大寶積經卷十七․新華嚴經卷五十三․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卷一二三․
俱舍論卷十八․
大智度論卷十三․卷二十二․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
成實論卷九․
大乘義章卷十․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卷中․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三]
From KumsungNewace금성뉴에이스 한영사전
계
❚계
계 [戒·誡] [훈계] admonition; remonstrance; (불교 등의) a (Buddhist) commandment.
ㆍ ∼를 지키다[어기다] observe[break] the Buddhist commandments.
ㆍ 모세의 십∼ the Ten Commandments.
From Standard Korean Dictionary
계
戒/誡
▮발음〔계ː/게ː〕
[명사]
1. 죄악을 저지르지 못하게 하는 규정.
2. 《문학》훈계하는 내용으로 이루어진 한문 문체.
3. 《불교》죄를 금하고 제약하는 것. 율장(律 藏)에서 설한 것으로, 소극적으로는 그른 일을 막고 나쁜 일을 멈추게 하는 힘이 되고, 적극적으로는 모든 선을 일으키는 근본이 된다. ≒목차(木叉).
4. 《불교》십신(十信)의 아홉 번째 자리. 마음을 편히 머물게 하는 자리이다.
/////////////////////
Ω♠문서정보♠Ω
™[작성자]™ Pun tarika
◑[작성일]◐ 2012-07-월-09-14-55
♨[수정내역]♨
▩[ 디스크 ]▩ [DISK] d:\G\G\08\01\불교공부_0003.htm
ж[ 웹 ]ж [web] http://reality007.tistory.com/11
⇔[ 관련문서]⇔
{!-- 관련 문서 링크--}
Ш[ 관련 문서 인용 부분 ]Ш
ㅹ[ 코멘트 등 정리 내역]ㅹ